
新双峰客户端10月17日讯(通讯员 彭煦东)傍晚的金开街道艺富和园小区,健身公园被金色余晖包裹,居民李阿姨沿着整洁小径散步,脸上满是舒心笑意。“从前楼道堆得满是杂物,停车得抢,水费还老扯皮…… 你看现在,多清爽!”她的感叹,道出了这个小区从“乱”到“治”的蜕变 —— 而这场改变的核心,正是金开街道以“红色物业”为引擎的社区治理改革。

艺富和园小区2014年建成交付,算不上传统“老龄”小区,却因早期规划前瞻性不足、后续物业管理缺位或频繁更迭,早早陷入“治理怪圈”:消防通道被车辆、杂物堵塞,停车秩序混乱,老旧水表引发的计量纠纷反复上演,问题“割而复生”。
“小区不是建筑老化,是管理机制‘早衰’。” 社区工作人员一语中的。体量小、利润薄,商业物业不愿长期扎根;业委会自治缺乏专业支撑与监管,往往“一阵风”,难成长效。艺富和园的困境,折射出基层治理中物业服务的共性难题——即便建成时间短,若治理抓手薄弱,社区仍会快速滑向失管边缘。
金开街道党工委调研发现,辖区内部分小区均面临类似困境:一方面,服务成本高、收费难导致物业服务企业“退避三舍”,出现“市场失灵”;另一方面,居民自管组织缺专业、缺支撑,“自治” 难以落地。破解这一困局,成为街道推进基层治理的关键课题。
面对难题,金开街道党工委锚定“党建引领”方向,推动“红色物业”建设,将党的领导深度融入社区物业服务。经过精准摸排,街道确立政府适度“托底”、社区主导的治理思路,指导土乔社区成立集体所有制企业——湖南金桥物业管理有限公司。这家物业公司的“红色基因”十分鲜明:由社区居委主任担任法定代表人,社区党总支副书记牵头推进,引入专业管理团队运营,同时接受街道全过程监管,明确“保本微利、服务优先”的定位。“这不是简单引入物业公司,是植入‘红色引擎’。”街道党工委书记朱茜形象比喻道。
“红色物业”入驻,没有走“单向接管”的老路,而是以“共同缔造”开启治理新篇。在社区党组织号召下,艺富和园居民发现,自己从社区治理的“旁观者”,成了实实在在的“当家人”。
停车位怎么划更合理?充电桩建在哪方便?绿化改造如何兼顾美观与实用?这些关乎切身利益的问题,被一一摆上居民议事会桌面。党员家庭带头拆违建、清杂物;退休阿姨组成志愿队,每日巡查环境卫生;年轻业主发挥专业特长,参与设施改造设计…… 以艺富和园共建支部为核心,“党员带头干、群众跟着干” 的氛围愈发浓厚,“共建共治共享”的活力小区逐渐成形。

治理成效,最终要靠居民感受检验。金桥物业入驻后,一场“靶向治疗”式的更新行动在艺富和园展开,“看得见的变化” 让幸福感落地生根:统一为277户业主更换智能水表,实现公平计量、线上缴费,困扰多年的水费纠纷彻底终结,居民获得感显著提升;全面清理、打通消防通道,修整地下停车场,规范停车秩序,安全隐患被彻底消除,安全感稳稳筑牢;科学规划电动自行车充电桩,改造休闲健身场地,推行垃圾分类,更新绿化与照明,盘活闲置空间打造 “红色驿站・共享书屋”…… 便民设施逐一落地,家园面貌焕然一新。
截至目前,金桥物业在服务的三个小区内,已新建充电桩40余处,清理消防通道杂物10余吨,升级改造单元防盗门3扇。更直观的是数据变化:服务覆盖920余户居民,物业费平均收缴率提升 30%,居民投诉率下降90%,通过“网格吹哨、部门报到”机制高效处置诉求50余次。
“‘红色物业’的成功,关键是找到党建引领、市场运作和居民自治的最佳结合点。” 金开街道办党工委副书记、主任罗琦表示,通过社区托底稳住基本盘,街道赢得了居民信任。接下来,金开街道将投入更多资源,探索“物业 +”服务模式,让便民食堂、居家养老、少儿托管等多元服务在小区生根发芽。
一审:李娟
二审:王宏毅
三审:刘郁鑫
总编:刘颂阳

责编:李娟
来源:双峰县融媒体中心
下载APP
分享到